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辽宁省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地图
大连市:西岗区 |中山区 |沙河口区 |甘井子区 |旅顺口区 |金州区 |瓦房店市 |普兰店市 |庄河市 |长
海县 东洲区 |望花区 |抚顺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清原满族自治县 细河区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区情概况细河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环绕阜新市周围,四邻均与阜新县接壤,东南距沈阳170公里,西南距锦州111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望,交通非常便利,通讯快捷。由于地处东经121度32分理20秒至121度53分10秒,北纬41度54分30秒至42分7分10秒之间。 细河区城、郊均有,全区总土地面积36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9万人,农村劳动力2.75万人,各类专业人才2700人。全区有耕地面积12.8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广阔。现有果树面积1.4万亩,水浇地面积4.45万亩,稻麦面积1.54万亩,经济作物0.15万亩,水面0.14万亩,保护地面积1.35万亩,其中高科技园区1处面积200亩,元葱等高效作物示范区9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有集中连片600亩364个温室年产量为1800吨的香菇生产基地和日生产能力为1万柱的香菇菌种场,目前又上了香菇深加工设备对香菇进行深加工,并与日本客商达成了长期产品供货协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自然地理细河区
气候特点
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和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寒暑宜人。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是-28.4℃,无霜期154天。
水文状况
细河在清代乾隆年间蒙古名称为锡日塔拉河,汉名马鞍河。义州(县)以下始名细河,日伪统治时期阜新市区段称细河。上游称伊吗图河,亦称“丝河”。辽宁省水文总站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在历年颁发的《水文年鉴》中伊吗图河以下通称“西河”,阜新市区段称细河。1970年7月辽宁省测绘管理处与阜新市联合编制《阜新地图(1:13万)》及1979年11月辽宁省第二测绘大队编制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图(1:14万)》,市区以下通称细河,伊吗图河单独存在。伊吗图河与细河汇流处以上的河道长度分别为74.6公里和72.8公里,控制面积分别为728平方公里与828平方公里。细河控制的面积较大,宽度相差不多,是以河名采用细河。
细河是大凌河下游左侧最大支流。源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本扎兰乡东北东骆驼山(清初名摩该波罗山)北坡牌楼营子村附近。经阜新市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东梁乡、伊吗图乡、卧凤沟乡以及清河门区的蔡家屯入义县,在复兴堡进入大凌河,全长113公里,总i流域面积2932平方公里,比降0.002一0.001。上游他本扎兰乡杨家荒村以上超过0.0059,河宽160—300米。
自然资源
细河区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储量1700万吨,天然大理石1亿立方米以上,煤矸石13亿吨,粉煤灰1200万吨还有麦饭石、石灰石、矿泉水、黄金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历史沿革2000年,细河区辖2个街道、5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577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西苑街道 13787 人,北苑街道 19861人, 华东镇 12241 人,韩家店镇 21392人, 四合镇 35967人, 长营子镇 29180人, 水泉镇 21725人, 沙海虚拟镇 3553人。 2002年3月4日辽政[2002]60号文件批复:撤销华东镇、四合镇,合并设立四合镇;撤销长营子蒙古族镇,设立长营子镇。 2002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33号)调整阜新市部分行政区划:(1)将细河区的韩家店镇和西苑街道的王营矿居委会划归海州区管辖,水泉镇划归太平区管辖,长营子镇划归新邱区管辖。(2)将海州区的东苑街道,新兴街道的辽工大、新荣、怡静园三个居委会,和平街道的花园、民族、中学、东风、园丁5个居委会,西山街道的兴工、西环、育新、电工、丹阳、新建、四合、四保、局北、煤校10个居委会划归细河区管辖。2002年,实际调整情况:(1)将细河区韩家店镇整建制划归海州区。将细河区水泉镇整建制划归太平区。将细河区长营子镇整建制划归新邱区。将细河区西苑街道王营矿社区划归海州区平安西部街道。(2)将海州区以中华路和四合路中间线为界划分,中华路东起东出口,西至与四合路交叉路口以北,及四台路与中华路交叉路口至与四台镇交界路段以东北共18个社区划归细河区。(3)撤销华东镇,设华东街道办事处,实行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与细河区双重管理,以园区管委会为主体制。(4)西苑街道办事处实行阜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细河区双重管理,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主体制;将细河区沙海管委会成建制划归阜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细河区辖6个街道、1个镇:西苑街道、北苑街道、东苑街道、学苑街道、中苑街道、华东街道、四合镇。 西苑街道办事处驻中华路115-2-5号,人口2.31万人,面积9.4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尹城、沙海、开发、育民。 北苑街道办事处驻兴工路29号,人口2.51万人,面积3.32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园北、园东、园中、园西、安居、兴工。 东苑街道办事处驻工业街44-3号,人口2.49万人,面积1.87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春草、柳荫、牡丹、新荣、东风、开拓、爱民。 学苑街道人口3.03万人,面积2.28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建安、中学、民族、花园、怡静园、东风。 华东街道办事处驻华东,人口1.29万人,面积21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新园;2个村委会:八家子、华东。 中苑街道人口4.05万人,面积1.79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电工、局北、新建、丹阳、育新、西环、四合、四保。 四合镇镇政府驻巩家洼子,人口3.28万人,面积86.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巩家洼子;12个村委会:六家子、九营子、河东、黄家沟、太平沟、东洼子、下洼子、拉拉屯、河西、巩家洼子、碱巴拉荒、新地。经济发展农业 1959年建区时,全区农副业总产值805万元,人均收入83元。“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左倾”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全区农副业总产值低而不稳,1976年,全区农副业总产值1382万元,人均收入67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人民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到1988年,全区农副业总产值完成2388.7万元。 细河区农作物中以高粱、玉米、谷子和大豆为主,平均年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自建区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几十年沿着老习惯的种田方法,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老话,经营管理不善,粮食产量增长幅度不大。1976年统计,高粱、玉米、谷子和大豆播种面积72653亩,总产量606.95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形成了一靠党的政策,二靠科学种田,三靠投入的生产建设高潮。lO年来,在农作物种植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选择优良品种,高粱有锦杂75和辽杂l号、玉米丹玉13、大豆川锦18。谷子有朝谷3—1,亩产比原来的老品种增产15—20%。实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机械播种,农田基本建设等都有新的发展,1988年,全区粮豆总产量达1455.4万公斤。依据细河区的自然条件和为城市服务的客观需要,30年来细河区注重发展水果生产。1988年果树栽培总面积达5605亩,总株数102970株,水果总产量66.5万公斤。 果树有梨、苹果、葡萄、山楂、杂果等主栽品种,但品种多而不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果园实行承包责任制,调动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加强科学栽培和管理,从外地引进高产质优的新品种。1984年,全区栽培葡萄37254株,分布在38个村屯、971户,其中栽植百株以上的有29户出现2个栽培葡萄专业村,这一年是全区历史上栽培葡萄最多的一年。到1985年,这些葡萄树陆续结果。1988年,平均每株产果20多公斤,当年葡萄总产量40万公斤,刨产值40多万元。 根据细河区自然资源和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城市人口提供肉蛋奶产品。建区30年来畜牧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建区初期,依靠当地老品种,粗放式经营,生产能力较低,全区只有大牲畜5635头,猪存栏11420头,羊存栏7379只。以后,抓畜、禽品种改良,畜牧业逐步得到发展。如:引进美国的杜洛克,丹麦的长白、克米、苏白、内江等猪的优良品种;禽类有日本的岩谷、美国的尼克、星杂578、星杂288、巴布考克B一300等品种;牛有荷兰黑白花,西门塔尔乳肉兼用型;还引进美利奴羊、东北细毛羊。1976年,全区有牛2227头,猪49695头,羊6452只,禽64647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为细河区发展畜牧业的高峰期。1988年全区涌现出畜牧专业户434个,有畜牧科技人员38名,其中高级兽医师1名,中级兽医师、畜牧师16名,助理畜牧兽医师7名,技术员14名。区有兽医站、动物检所、畜牧技术推广站、兽药供应站。各乡(镇)有畜牧兽医站,村有兽医。1988年全区有大牲畜7056头,猪72515头,羊14486只,家禽,251549只。为城市提供肉310.8万公斤,鲜蛋77.1万公斤,鲜奶29.9万公斤。 细河区于1958年有2个公社购进13台拖拉机。30年来全区农机经营形式经历了社营、国营、国营与社队经营并存各阶段。进入80年代以后,以户营为主体。1988年,全区农村拥有汽车、拖拉机2336台,其中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1968台、汽车368台。还有与拖拉机配套的农具163台,拖拉机总作业量604.24万标准亩。机械化播种2200标准亩,农机经营收入.1434.37万元。 蔬菜生产是细河区农副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0年,全区菜田面积为50430亩,商品菜总量14829.7万公斤,平均每人占有菜田一分一厘,日消费水平o.81公斤(指细河区供给量)。到1965年,菜田面积23600亩,莱上市量7189.5万公斤,日消费水平0.395公斤。 “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路线的影响,菜田面积年均降到2.6万亩,人均占有菜地5厘2,年均商品莱总量6201万公斤,日消费水平0.34公斤,远远满足不了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其中1968年蔬菜上市量为4938万公斤,是历史上最低的年份,城市蔬菜日消费水平只有O.3l公斤,市民吃菜凭票供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实行科学种菜,调动了广大菜农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蔬菜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蔬菜总产量达9644.5万公斤。春夏菜和秋菜生产量分别超过历史最高年的15%和29%。蔬菜总收入达1200万元。1988年蔬菜总产量7884.3万公斤。 细河区建区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蔬菜生产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对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传统式的育苗采用阳畦的方法,到了70年代初改为玻璃温室育苗,70年代末无土育苗,无土育苗方法先进,深受菜农欢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细河区陆续从外地引进“秋杂二号”、“新五号”白菜;大袍”萝卜;“汉中冬”、“嘉兴白根”韭菜等新品种。对老品种紫灯泡茄子进行提纯扶壮,成为全区的主栽品种。 细河区繁育蔬菜,从20世纪60年代少 量的土温室发展到70年代的塑料大棚及地面塑料覆盖,1988年全区有塑料日光温室100亩,地膜覆盖面积达1950亩,不仅增加了市场鲜莱的供应,而且增加了菜农的经济 收入。 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不断改进。建区几十年来,由使用单一高残毒为主的“六六六”、“滴滴涕”等化学农药,过渡到高效低毒的新农药。通过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把蔬菜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域值以下。蔬菜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变一年两茬栽培为一年多茬次和四季均可栽培,变秋莱品种单一为秋菜品种多样化,变春种夏收或夏种秋收为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黄瓜、芹菜、番茄、菜花、甘蓝、青椒等可作秋菜种植。 1974年,细河区成立国营苗圃,经营面积150亩。同时.各乡、村相继建立3个集体所有制苗圃和专业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发展了个体育苗专业户24个,育苗面积287.3亩。1979年成立了国营细河区林场,经营面积10万亩。1981年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全区森林面积达到77665亩,森林覆盖率达13.7%。1987年实施了农(莱)防护林建设,同年列入“三北”造林重点地区。1981年全区飞机播种造林2万亩,到1985年造林面积达70288亩,并出现了林业专业户、林业重点户以及联合承包造林。徐庆才承包万亩荒山造林取得成绩,在1988年被国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和林业部授予林业劳动模范称号。 全区林地分布在3个区域:近郊平地防护用材林区,林地面积21454亩,覆盖率lo.8%;中部丘陵用材经济林区,林地面积18081亩,覆盖率9.2%;远部低山水土保持经济林区,林地面积38130亩,覆盖率22·2%。1981年到1988年,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为3万亩。森林防火工作制度严明,措施得当,损失较小。 细河区水利建设30年来共有三次较大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建区开始的1959年;第二次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掀起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11987年7月1日开始.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为细河区连续5年农田基本建设拉开序幕,这是建区以来农田基本建设掀起的第三次高潮。 1959年以来全区共建成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丛7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500亩;墉坝2l座,蓄水4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500亩;截潜拦河引水工程5处,有效灌溉面积4800亩;提水灌溉站13处,装机30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100亩#机电井430眼。有效灌溉面积2.18万亩。还建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8.03万亩,种草3800亩。修筑河道堤防工程10.55公里.保护耕地面积4000亩,保护人口37512人。1959年至1988年,全区共完成省以上投资892.38万元,区自筹198.8万元,乡村自筹764.72万元。 细河区水产养殖业起步较晚,人工养鱼始于1960年。当年在四合水库投放鱼种53万尾。进行粗放养鱼,产量甚微。70年代初期有部分村屯利用当地自然坑塘养鱼,处于“白水养鱼靠天收”的局面。1974年,区建立了1个国营渔种场,2个社队渔场,家鱼孵化获得成功。鲢鱼、鳙鱼、草鱼开始自繁自育。养殖水面由60年代的520亩发展到70年代的1019亩,平均年产商品鱼6.5吨。1979年,区建立了水产技术推广站,由于政策顺应民心,养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扩大了水面,改进养殖技术,年产商品鱼13.7吨,比70年代增产l倍。1986年,利用城镇污水养殖肥水性鱼类取得一定效益。1988年,全区有养渔场19个。其中,国营渔种场1个,集体渔种场9个,家庭养鱼9户。养殖水面1100亩,年产商品鱼50吨。 工业 1956年细河区实行了手工业台作化。首先由耿玉生等成立了区属第一户铁木生产合作社(今铸造厂),在1958年“大跃进”中,区铁木生产合作社下放给韩家店人民公社,铁锅年产量3.1万口。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4年韩家店铁木生产合作社上交市手工业管理局。1970年,又下放到细河区,成为区属企业,当年该厂实现利润15.2万元。1964年成立区建筑工程队(今区建筑公司),1969年以后相继创办了潜水泵厂、锅炉修造厂、采石场、锅炉水暖安装公司等区办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细河区工业进入整顿、改革、发展、壮大的新阶段,1981年,成立集体企业联合社,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民主选举厂长,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建立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干部职务岗位津贴制度,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开展横向联合。1987年,区营企业全面推行租赁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推行浮动工资、承包工资、计件工资及部分档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到1988年,区营工业企业有15户。即:锅炉厂、水泵厂、农机修造厂、铸造厂、碳素厂、压力容器厂、压铸件厂、矿岩棉厂、针织厂、采石场、建筑公司、锅炉安装公司、企业供销公司、副食品公司、装修公司。其中全民企业1户(农机修造厂),集体企业14户,共有职工1902人。其中.全民职工210人,全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13万元,利润97.8万元,销售收入1227万元.上缴税金62.4万元。 1985年细河区成立外经办公室,1988年7月改名为细河区对外经济委员会。4年来共接待6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团组,洽谈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技术设备,开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外贸出口等业务。共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73项,引进、招聘各类人才453人,开发新产品92种,新增产值4800万元,新增利税1230万元。细河区工业企业先后与21所大专院校、84个大、中企业,48个大、中城市,18个科研院(所)挂钩,开展全方位的横向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 细河区乡(镇)村企业始于1958年,先后兴建3个农机厂,共有职工200多人,实现产值100万元,主要生产铧子、锄头、菜刀等铁木工具,兼修拖拉机。农机厂原隶属市管,20世纪70年代初下放给细河区的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为乡村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乡(镇)、村企业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全区乡(镇)村企业170户,从业人员6485人。其中,乡(镇)企业47户,从业人员3696人;村办企业123户,从业人员2789人,年创产值1028万元。1985年以来,在“广招天下人,大力兴办乡(镇)村企业”的原则下,全区共招聘138人。其中,工程师22人,助理工程师14人,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02人,“五大”毕业生88人。全区乡(镇)村企业发展到3007户,其中乡(镇)办企业43户,村办企业387户,个体和联办企业2577户,从业人员达15086人。1985年实现产值5717万元,总收入6360万元,利润1182万元,上缴税金334万元,有固定资产达3485万元,流动资金810万元。1986年,全区实行横向经济联合,以招聘、咨询、技术协作、技术转让等形式与外省、市和本省市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中企业共120多个单位开展经济联合。涌现出创百万元工业企业5户。年创百万元产值的村20个。1988年全区乡(镇)村企业总产值16469万元,总收入19274万元,利税4884万元。 乡(镇)村企业主要产品有煤、砖、瓦、沙、石等及其制品。1988年有小煤矿18家,采石场14家,采沙场3家,制砖厂26家,白灰厂1家。其经营方式为租赁制、承包制和股份制。 乡(镇)村企业先后有20个产品通过市级鉴定。其中,获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奖的有:水泉乡户部营子饮料厂生产的阜欢牌汽酒、阜欢牌香槟、阜欢牌汽水和细河区文教用品厂生产的磁性写字板(磁性写字板又获市科技开发奖)。达到市三级计量企业2户,即区文教用品厂和南营子钢窗厂。 阜新市和阜新矿务局系统的厂、矿,地址设在细河区的有19户,这些厂矿为细河区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扶持和带动作用。 交通 细河区在1984年以前,除几个乡村靠近国级、省级、市级公路外,其余绝大部分乡村要靠土路运输。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细河区人民政府在1984年发动全区群众自己动手,修建一条61公里的环城公路,被列为1984年阜新市的16件大事之一。1986年修通边远山区高山子村8公里的扶贫路。全区共有县级公路54公里,乡级公路62公里,村级公路37公里;修建中小桥(包括混合式漫水桥)24座,计1218延长米;修各种涵洞49个,长570米。1984年以来修建各级公路总投入人工23万个工日,投入各种车辆3.1万个台班,总动用土石方90万立方米,区乡级公路总投资573万元。 商业 解放前,细河区没有商业网点,农民买生活必需品要到邻近集市。解放初期,在人口绸密的大村兴办起小型的供销合作社,资金由农民筹集,当时只能经营粮食、少量的生活日用品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到1954年建起lo个小供销合作社,经1955年整顿,合并为四合、韩家店、长营子、水泉4个供销合作社。1959年成立细河区供销社。30多年来,区供销社系统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指引下,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不断发展壮大。1987年3月,区成立供销经理部。到1988年,区联社机关编制14人,设有财会科、业务科、劳资科和办公室。成立4个批发部、17户农副产品(废品)收购站、3户饭店、5户商办工业、4户基层供销社、37个零售网点,全系统有职工495人。全年商品购进总值1671万元,销售总值1989万元,库存商品515.5万元,利润负5.3万元,自有资金160.7万元,社员股金5.9万元,经营商品达2800余种。其中,生活资料中的电视机销售520台;生产资料中的化肥24357吨,农药1209吨。 细河区从1972年开始在四合、韩家店建立以销售农副产品为主的集贸市场,由于“文化大革命”推行“左倾”路线,市场贸易活动冷冷清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市贸易又获得新生。1984年又开设了长营子牲畜和综合贸易市场,198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540万元,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全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由1980年86户发展到1988年的3667户,从业人员8166人,比1980年增加将近45倍,上缴个体工商管理费26.40万元。 1987年,在区物资站的基础上成立物资综合公司。公司有职工46人,公司下设金属、木材、金属回收分公司和四合、胜利门市部,固定资产总值19.2万元。1988年实现销售额为348.1万元,是1985年169万元的2.3倍,利润1.07万元,税金。1.57万元。 细河区外贸委自1985年成立至今,4年来与6个国家和地区的48位客商洽谈贸易,共协进协出各类物资的!金额达7.2万元,引进资金426.3万元。 1983年冬,区粮食局变原来的单纯管理体制为管理与经营相结合的新体制,同时建立了4个粮食购销站及其所属的6个粮食供应站、粮油议价公司、饲料公司、综合商店和车队,初步形成购、销以及调、存较为完整的管理与经营体系。 1961年至1988年间;全区粮油购销共完成国家征购粮28067吨,粮食返销量222140吨。从1984年至1988年,国家粮食商业总经营量为105464.吨,全面完成粮食购、销、调、存的任务,保证了全区菜农的粮食供应。 财政·金融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管理体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对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进行多次调整,1971年阜新市对细河区实行“收支大包干”体制。到1985年,为适应城市经济改革的需要,市对细河区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增长留用,自求平衡,一定5年不变”的体制。同年建立乡一级财政,实行“核定收支,超收按比例分成,支出包干,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体制。在国家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上,给乡其它工商税、契税、其它收入3个科目。对工商所得税,在乡范围内的村以下单位缴纳的归乡政府。对农业税,区不参与分成,全部留乡安排,1987年,中央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市对细河区的财政收支范围进行调整,由原来的超收上缴改为固定比例递增上解,同年将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下放给区。 三税下放后,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区财政支出从1986至1988年连续3年出现赤字。 1961年,全区实行6个税种,全年收入税额48.4万元。30年来随着农副业的发展,税收金额逐渐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贸工农的发展出现新形势。税收工作进入新阶段,1988年全区实行19个税种,全年收入税金143.4万元。 1988年,农业银行细河区办事处各项存款额为人民币586.24万元;各项储蓄357.40万元;各项信贷款564.83万元。 人民生活 细河区建区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1959年为83元,1979年为94元,20年间提高13%,1988年上升到716元,比1959年提高8.6倍多,与1979年相比,不到10年间提高7.9倍。职工生活,建区以来逐年有所改善,特别是1985年理顺工资后,职工普遍增加了收入,加之双职工、多职工户的不断增多,职工生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现状 当前细河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招商引资工作和项目建设工作开局良好。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贡献率成倍增加,1993年9月,细河区被国家科委首批批准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目前在全国只有127个这样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全省只有11个。2004年初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区)”,2004年又积极开展争创“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区)”的活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细河区农业、工业及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被国家科委批准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后,科技工作又有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都制定了新的政策和新的管理办法,涌现出了一批规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不断,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活跃。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3814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36万元,规模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40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85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万元/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比例达到100%。 设施农业发展迅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逐步加强,农村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发展3个农业发展园区,七个养殖小区,已建有食用菌养殖、花卉栽培、山葡萄园、速生杨种植、畜牧饲养等五大类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鲜细蔬菜、食用菌、花卉产业化生产为主,以畜禽饲养、林果种植基地化发展为辅的产业格局。现拥有保护地总面积3800亩,其中:用于蔬菜、花卉种植和食用菌生产的冷棚已达535栋,食用菌年生产能力2000余吨,生猪和禽的年存栏分别达到17420头和17万只,有林地总面积21000亩。2002年,3.6万亩耕地全部通过国家环境检测,为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阜新市被国务院列为转型试点城市后,细河区家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综合农业园区、食用菌园区、花卉园区、养殖园区等。细河区农业生产正走向以食用菌、花卉、优质棚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细河区交通便利,有国、省干线公路过境,3个城市出口和阜锦高速公路两个出口均在辖区境内。 细河区就近火车站——阜新火车站。 阜新火车站新站舍包括售票大厅、候车大厅、行包房、办公楼等4部分。其中候车大厅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较原有站舍扩大1倍以上。 |
伦敦 纽约 香港 巴黎 新加坡 东京 上海 芝加哥 迪拜 悉尼 米兰 北京 多伦多 圣保罗 马德里 孟买 洛杉矶 莫斯科 法兰克福 墨西哥城 阿姆斯特丹 布宜诺斯艾利斯 吉隆坡 首尔 布鲁塞尔 雅加达 旧金山 华盛顿 迈阿密 都柏林 墨尔本 新德里 苏黎世 慕尼黑 伊斯坦布尔 华沙 波士顿 达拉斯 维也纳 亚特兰大 巴塞罗那 曼谷 台北 圣地亚哥 里斯本 费城 约翰内斯堡 杜塞尔多夫 斯德哥尔摩 布拉格 蒙特利尔 罗马 汉堡 马尼拉 休斯敦 柏林 雅典 特拉维夫 班加罗尔 哥本哈根 开罗 波哥大 温哥华 布达佩斯 贝鲁特 卢森堡市 广州 西雅图 加拉加斯 胡志明市 奥克兰 奥斯陆 基辅 钦奈 布加勒斯特 曼彻斯特 卡拉奇 利马 开普敦 利雅得 蒙得维的亚 明尼阿波利斯 阿布扎比 尼科西亚 伯明翰 里约热内卢 布里斯班 日内瓦 加尔各答 底特律 丹佛 蒙特雷 布拉迪斯拉发 路易港 卡萨布兰卡 麦纳麦 斯图加特 索菲亚 科隆 圣路易斯 圣胡安 珀斯 危地马拉城 卡尔加里 巴拿马城 拉各斯 赫尔辛基 深圳 圣地牙哥 克里夫兰 大阪 格拉斯哥 内罗毕 布里斯托尔 河内 辛辛那提 夏洛特 安特卫普 多哈 拉合尔 巴尔的摩 吉达 爱丁堡 安曼 海得拉巴 萨格勒布 阿德莱德 科威特城 波特兰 贝尔格莱德 圣约瑟 突尼斯 里加 巴伦西亚 堪萨斯城 菲尼克斯 阿拉木图 瓜达拉哈拉 里昂 基多 圣彼得堡 利兹 圣多明各 圣萨尔瓦多 维尔纽斯 鹿特丹 坦帕 哥伦布(俄亥俄州) 印第安纳波利斯 匹兹堡 埃德蒙顿 塔林 普纳 波尔图 阿雷格里港 奥兰多 歌德堡 马赛 渥太华 科伦坡 卢布尔雅那 特古西加尔巴 里士满 伊斯兰堡 马斯喀特 德班 奥斯汀 贝尔法斯特 瓜亚基尔 名古屋 都灵 南安普顿 密尔沃基 惠灵顿 库里提巴 阿克拉 乔治城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图搜索 |
直辖市 |
|
---|
省 |
|
---|
自治区 |
|
---|
特别行政区 |
|
---|
|
广告位3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广告位4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